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叙利亚道路交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叙利亚道路交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伊朗和叙利亚咫尺之遥,油轮为何却要绕道万里经过直布罗陀?
以前伊朗的油轮是可以走苏伊士运河的,只是今年上半年,埃及迫于美国的压力,已经不允许伊朗油轮途径苏伊士运河给叙利亚运油了。
伊朗最后一次通过苏伊士运河给叙利亚运油还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一艘排水量20万吨的伊朗油轮,给叙利亚带去了10万吨原油,极大地缓解了叙利亚政府的油气压力。
这2年,巴沙尔政权逐渐恢复了对全国9成以上领土的控制,但是经过8年战争的破坏,全国几乎是一片废墟,由于战争还未彻底结束,国际上又饱受各种制裁,俄罗斯等盟友也是穷的叮当响的国家,叙利亚的国家重建举步维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老百姓的生活也急需恢复正常,不过油气资源的严重不足非常制约巴沙尔政权,油气价格也不断上涨,这让叙利亚老百姓很不满意。
叙利亚政府倒不是没钱买油,政府有足够的钱来买石油以满足国内的需要,但是巴沙尔政权能买油的渠道太少了。
当然,叙利亚本身也是产油国,在东北部有少量油田,但大都控制在库尔德人手里,另外还有少数控制在极端组织手里,所以,叙利亚政府每天都要从库尔德人控制区运油,但是供应不太稳定,其他的极端组织有时也会高价卖油给叙利亚政府牟利,虽然大家都是不友好甚至敌对的关系,但是各取所需,在这方面也是大致相安无事。
伊朗和叙利亚的直线距离的确非常近,但为什么伊朗油轮要舍近求远,经过好望角绕过整个非洲,然后再经直布罗陀海峡运到叙利亚呢?
首先,伊朗和叙利亚并不接壤,中间隔了一个伊拉克,伊朗虽然和伊拉克走得很近,但两国关系远未达到可以称兄道弟的地步,伊拉克政府名义上还是美国的傀儡,美国现在还在伊拉克驻有大量美军,因此,在美国的密切监控下,伊朗是不敢将石油通过陆路经伊拉克运往叙利亚的,而且目前,正是美伊冲突的关键时期,伊朗石油是美国重点限制的战略性物资,一旦从伊拉克走陆路,被美国扣押怎么办?因此,走陆路风险太大。
其次,走海运有很大的优势。海运是世界上公认的性价比最高的运输方式,大型物资和重型物资一般都是通过海运的方式运输。而海运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秘密运输,只要关闭追踪器,美国就无法获得伊朗油轮的真正行踪。在这之前,伊朗的油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隐藏本国石油出口的数量。因此,相比走陆路,海运更具优势,关键是更加安全。
但为什么不走苏伊士运河,而要绕道万里走好望角呢?
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苏伊士运河毕竟只是运河,不是天然航道,其水面宽度(北/南)345/280米,运河深度22.5米,最大通行吨位为21万吨,而伊朗往叙利亚运送石油一般都是用的超级油轮,其最大吨位动辄就是30万吨,甚至是40/50万吨,苏伊士运河无法通行。
二是走苏伊士运河并不安全。苏伊士运河附近就是索马里,这可是海盗频繁出没的地方,连军舰都敢袭击的索马里海盗,就更不用说是油轮了。即使伊朗的的油轮安然无恙地到达了苏伊士运河,但因为,一方面要交巨额通行费,另一方面要对过往船只进行登记,这就会使伊朗的油轮踪迹遭到泄露,这显然不是伊朗方面想要看到的结果,因此,伊朗才会舍近求远,绕道直布罗陀海峡向叙利亚运送原油。
7月4日,伊朗的油轮格雷斯1号在直布罗陀海域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直布罗陀当局扣押伊朗油轮的理由是伊朗油轮违反了欧盟的制裁禁令向叙利亚运送石油。
那么大家比较好奇了,伊朗向叙利亚运送石油为何要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走直布罗陀海峡所在的欧盟区域,难道没有其他方式了吗?今天铭苏先生就给大家具体梳理一下伊朗有哪些方式向叙利亚运输石油,以及为何要舍近求远走直布罗陀海峡了。
铭苏先生梳理发现,伊朗至少有三种方式可以向叙利亚出口石油:
伊朗西部修建了一条输油管道,经过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最后到达叙利亚的港口巴尼亚斯港,其实从伊拉克中部也有一条输油管道经过伊拉克、叙利亚到达巴尼亚斯港,这是巴尼亚斯港最重要的陆上输油管道。
巴尼亚斯港是叙利亚最大的炼油基地,伊拉克和伊朗的石油到达巴尼亚斯港以后,可以经过海底石油管道输送到欧盟国家。经过巴尼亚斯港炼油厂炼化的成品油可以经过管道供应到叙利亚各地,巴尼亚斯港的炼油能力可以满足整个叙利亚的需求。
但是,这两条输油管道都要经过库尔德控制区和极端分子控制区,此前在战乱中遭到破坏,因此这两条输油管道都因被破坏而关闭。
很多人要说,可以从陆路使用交通工具运送石油,但是这种方式目前行不通。
舍近求远非智者所为,一般都有苦衷。伊朗油轮统行南半球之好望角万里迢迢人疲马乏向叙利亚输送石油,眼看大功将成,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油轮在进入地中海之咽喉要冲直布罗陀海峡时被英国驻军扣压,以至功亏一篑。
为什么不走近到陸路?因为此路不通。一是伊拉克政府不允,二是既便允许也要经过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既便通过库尔德自治区,还有叙利亚东北部亲美之叙国库尔德人控制区。既便都放行,又有运输效率低,目标大,容易被伏击,空袭的隐患。在现今美国全面封堵伊朗石油的博奕中,不走陸路既是无奈,也是必须。
退求其次,可以绕行阿拉伯半岛,红海,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也属正常途径,为什么不走?这是因为阿盟二十余国站队美国制裁伊朗,伊朗油轮被禁止通过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强行进入必被扣留。此路也不通。只剩下绕行非洲大陸,经南半球重返北半球,万里迢迢任重道远了。这本是舍近求远,万无一失的一招,所行一路皆国际海域,无人能阻拦得了。然而百密一疏,英国竟然根据多年前的欧盟制裁限制伊朗的决议,在地中之一线天处将伊朗油轮查获。
以上就是伊朗与叙利亚咫尺之遥,油轮却要绕道万里经过直布罗陀的来龙去脉。
美军在军事打击叙利亚时实施了什么样的战术佯动?
借用一张图片,深表谢意。
从上面这张图片中可以看到美英法联军除了F15/16、B–1这样的战斗机轰炸机以外,还有大量的 电子战飞机担任掩护和空中加油机进行燃油保障。
那里面提到的RC-135就是图片上这种大型 战略电子侦察机,它是由“波音707”
客机改造的,图片上就能看到很多“刀片状”的天线,像一只刺猬。它的作战任务就是在 叙利亚外海飞行,然后通过机体上的天线进行各种“电磁信号”的收集,比如:叙利亚防空导弹的警戒雷达和火控雷达信号,将这些信号分析以后,形成数据装到 战斗机的计算机里面,等战斗机作战的时候对这些雷达进行“电磁压制”或者使用 反辐射导弹进行摧毁。
而配合B–1轰炸机的那架陆战队的EA–6B“徘徊者”更是牛的狠!虽然是战术级别的电子战飞机,由于是A–6攻击机改装的,可以发射“哈姆反辐射导弹”,也就是说它即可以携带大型“电子战干扰舱”对敌方进行“电磁压制”,也可以使用反辐射导弹进行直接杀伤!这是美英法联军在电子战硬件上的装备。
由于这次美英法使用的是远程巡航导弹进行打击,舰艇和飞机都是在“防区外”发射这些导弹,对电子佯动要求不是太高,导弹在发射前已经“装定”了要打击目的的位置,并且飞行线路已经进行了详细完善的规划……当飞机飞抵要打击目标的“防区外”开始发射,导弹自动飞行→一直到打倒目标为止。
英国“狂风”
战斗轰炸机机腹重型挂架上携带的两枚“风暴阴影”对地导弹。
飞机发射远程对地导弹与飞机携带精确制导炸弹去打击目标,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就是远程对地导弹发射以后不管了,让它自己飞行去寻找目标攻击,不需要有很多的辅助装备进行保障,最多是有卫星。这类弹药本身不是很贵,再用其他装备进行什么电子干扰、电子方向性佯动乃至欺骗,有些费用太高得不偿失。
所以,新的体系作战,对于目标的打击是简化的 而不是将其复杂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叙利亚道路交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叙利亚道路交通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